[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檔名:1592995187584.jpg-(553 KB, 900x675)
553 KB
生物的極限?無名20/06/24(三)18:39:47 ID:0optLoBQNo.209406del
剛剛在別版看到這張圖,
記得以前看科普說螞蟻可以搬動自身體重一百倍重量
的東西,換成人類應該就是附圖的樣子吧。
無名20/06/24(三)19:45:25 ID:EY4zuBdYNo.209408del
不......這遠遠不到100倍。

而且螞蟻是能搬動50倍~70倍左右,

100太多而且網路上還有能搬動4000倍的條目。
無名20/06/24(三)21:42:58 ID:saPvxDf2No.209410del
>>209408
螞蟻能搬動主要還是因為外骨骼結構能發揮肌肉力氣
但這種方程式是越小才會力氣越大
無名20/06/25(四)20:15:12 ID:aiaKRaX6No.209413del
>>209410
肌肉力量看的是肌肉的橫切面(面積-二次方比)
體重比則是立方的三次方比
等比例縮少的話
小型動物就隨便都能搬數十倍於體重的物體
無名20/06/25(四)21:08:02 ID:xLgxfa1YNo.209414del
>>209413
嗯...
這麼說來
假設人類能順利縮小成昆蟲大小
(不會因為一些物理因素而自滅)
是否也能輕易搬動自身數倍重量的物體?
無名20/06/25(四)21:17:38 ID:mgESZpLoNo.209418del
>>209414
肌肉的力量以截面積來算
體重是用體積來算

所以假如有個人類縮小到1/27的尺寸
也就是長寬高變成原本的1/3
那他手臂的截面積會變原本的(1/3)^2 = 1/9

一個人身體縮水到1/27,力量卻只會衰退到1/9
這個差距擴大下去就是螞蟻力量大的原因了
無名20/06/25(四)23:57:23 ID:UbISLV42No.209419del
另外反過來說 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在放大後會被自己體重壓垮 想不被壓垮又得產生更厚的外骨骼 無限死循環
無名20/06/26(五)11:02:15 ID:/h8A43NsNo.209421del
>>209419
所以在浮力大的海洋中靠的碳酸鈣為主的外骨骼是目前最佳解了

節肢動物門:外骨骼是有極限的...
無名20/06/26(五)11:49:17 ID:N4YX4O8.No.209422del
>>209421
軟體動物門:你想說什麼?
無名20/06/26(五)14:38:23 ID:Vdeup5GYNo.209423del
>>209422
我不出水啦!!!軟軟!!!
無名20/06/26(五)14:54:52 ID:ozqZlv3ANo.209424del
>>209422
脊索動物門:「我的骨頭長在裡面啦!啾啾!」
無名20/06/26(五)17:14:39 ID:dAxR3S2ANo.209425del
>>209406
中間那個打到的是什麼?
無名20/06/26(五)19:21:21 ID:7k27uqvANo.209426del
>>209422
>>209424
軟體動物是無脊椎動物進化的頂峰,基本上脊椎動物有的優勢牠們都用另一種手段達成了,包括更發達的視力系統,多功能又強力的顎部,往多CPU方向發展的神經系統,可以說是往高等掠食者演化的另一條路線.

不過生理上限制太大,對環境鹽份跟水份要求很高,演化程度高的章魚連淡水都進不了,能征服淡水的軟體動物只有低等的螺或是貝類.
無名20/06/26(五)19:36:04 ID:05FY7b0gNo.209427del
>>209425
應該是渡鴉....這畫質和解析度我只能這樣推斷了。
無名20/06/26(五)20:53:13 ID:TzJOdbh2No.209428del
>>209419
那同時有內外骨骼呢??
無名20/06/26(五)20:55:08 ID:TzJOdbh2No.209429del
>>209425
我覺得問題應該是 中間那位打中那隻鳥的槍是甚麼槍啊
無名20/06/26(五)23:20:44 ID:XMRsPlR2No.209431del
>>209429
那是掉落物
無名20/06/27(六)01:49:48 ID:7nqZu5xINo.209434del
檔名:1593193788943.jpg-(12 KB, 340x242)
12 KB
>>209428
速度、靈活度慢得跟智障一樣
無名20/06/27(六)10:33:17 ID:lnqPqqE.No.209436del
>>209434
DEF跟ATK至上!
無名20/06/27(六)11:32:18 ID:fUIKYYnoNo.209437del
>>209428
就跟人永久性套上盔甲一樣.
想想把這盔甲人丟到野外跟個普通人丟到野外
兩邊存活率那個比較高就成
無名20/06/27(六)16:32:13 ID:0aHSxCjQNo.209438del
>>209428
龜龜
無名20/06/27(六)18:30:52 ID:QMLhKlGcNo.209439del
檔名:1593253852018.jpg-(35 KB, 511x789)
35 KB
>>209428
話說回來,
機器人算是同時擁有內外骨骼(外裝甲+內支架)的存在吧?
無名20/06/27(六)18:43:25 ID:ZD7EfVy6No.209440del
>>209439
不一定,要看用途跟設計
首先骨架就非必要,外殼如果是塑膠的也稱不上外骨骼
就算有裝甲如果沒有達到支撐作用也不是外骨骼
與生物對應的應該是鱗片或相似的東西

最後機器人不是生物討論起來意義不大,因為缺了很多生物限制
無名20/06/27(六)19:12:01 ID:A3qWfgTINo.209441del
>>209439
而且如果沒必要機器人也可以只有需要的部分而不需合成其他部分。

像是自動機械臂之類的,這東西也算是機器人。
無名20/06/27(六)22:16:42 ID:r8hr49JANo.209446del
>>209428
有些脊椎動物又披了一層外骨骼還是活得很好

像是烏龜,犰狳,箱魨,甲鯰
這種強化防禦適應向來都是有一定優勢的
無名20/06/28(日)00:47:00 ID:yOXHLQfkNo.209448del
>>209440
>>就算有裝甲如果沒有達到支撐作用也不是外骨骼
關於支撐部份我有疑義

記得龍蝦之類的,例如在腳和身體的連接關節是比較軟的幾丁質的樣子,在力學上其實沒有真正的連續性吧?

這樣真的能算支撐作用嗎?
像軀幹,在連結處是可以看到"關節"構造的,那種就比較有連續性吧?
無名20/06/28(日)01:50:25 ID:ldP1wUAcNo.209450del
>>209448
就算是軟材質力還是會過去,沒有甚麼軟材質就力不連續的說法
軟材質不適合支撐跟力無關,而是容易變形導致空間關係改變
支撐就是為了避免空間關係改變
另外生物的關節一律都是軟材質,沒有例外
無名20/06/28(日)09:33:04 ID:9DvIwCGgNo.209452del
>>209448
>腳和身體的連接關節是比較軟的幾丁質的樣子

這部分就跟陸生脊椎動物的股骨與骨盆間是寬鬆連接的關節一樣
但實際運作上能靠著與肌肉肌腱的相互作用發揮支撐功能
無名20/06/29(一)09:29:45 ID:kt1FXbvMNo.209466del
檔名:1593394185543.jpg-(65 KB, 519x574)
65 KB
實際上大多數脊椎動物都具有內外兩套骨骼系統。古代的魚類中,內外骨骼是涇渭分明的。外骨骼包括頭蓋骨、鰓蓋、邊緣頜骨、肩帶、鱗片、棘刺等等,直接在皮膚中形成,不經過軟骨階段,表面通常有齒質和釉質構成的超礦化保護層。

內骨骼包括腦顱、頜弓、鰓弓、脊椎等,最早是軟骨,後出現程度不等的骨化,但每一個體發育中,內骨骼仍必須先經過軟骨階段才能形成。不過,在現代較為“高等”的脊椎動物,例如在包括人類的大多數哺乳動物中,內外骨骼已經趨於融合,只有頭蓋骨和肩胛骨還能透露它們是從遠古脊椎動物的外骨骼演化而來的。因此哪怕是普通生物/博物愛好者,沒有學過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的話,也往往不知道脊椎動物其實有外骨骼。

兩幅圖說明從早期魚類到四足動物的內外兩套骨骼演化。第二幅圖黑色為外骨骼系統,灰色為內骨骼系統。
無名20/07/01(三)19:55:28 ID:vVRegqpkNo.209530del
.....k島有多久沒出現這麼學術理性還能學到許多知識沒有歪串或被亂版的討論了。
無名20/07/02(四)09:08:13 ID:iTG25a.kNo.209543del
>>209530
其實沒有人來亂就能正常討論 不過這年頭嘛
無名20/07/02(四)17:00:42 ID:5VOpai0wNo.209551del
>>209446
自古疊甲沒好下場
無名20/07/02(四)17:20:09 ID:uEVej9bwNo.209552del
>>209551
哪裡沒好下場 別說又是鬼谷那個雙標狗講的
無名20/07/02(四)21:13:12 ID:vpOYR.HMNo.209557del
>>209530

別差flag啊,看看你後面的回文...
無名20/07/03(五)11:08:31 ID:QnFNCIu6No.209572del
>>209551
那只是開玩笑的一種說法
能留下化石就代表這物種也曾繁盛過
無名20/07/06(一)07:33:07 ID:ERA3e75wNo.209611del
>>209419
所以長成金字塔型就沒問題了!!
雖然移動速度會大幅度降低還變成伴手禮的造型......
無名20/07/06(一)20:22:20 ID:N78FU4hkNo.209634del
>>209611
而且還會大幅提升自己的存在感然後天敵會找出獵食方法....

我說金字塔型真的有辦法撐過大自然的淘汰嗎?
無名20/07/13(一)00:03:29 ID:xw8ZLE3.No.209716del
>>209419
差不多幾種生物都會碰到幾個物裡上的門檻
EX
地上的甲殼動物 因為是開放循環還有甲殼等等 限制了體型
海裡的沒有重量的干擾 就變成2M的大螃蟹

脊椎動物的魚有內骨骼,有封閉循環的血管。但是靠腮呼吸所以體型也就那麼大。海裡的霸主(除了鯊魚)最大最強的永遠是重新下海用肺呼吸的

另外,不想死的一個辦法是把身體長大到極限,然後就因為不靈活無法掠食,變成大號的吸塵器了(梁龍,大象,藍鯨)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