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美國的LAW輕型登陸艦艇計畫無名21/04/14(三)01:18:41 ID:gDKjQ4pANo.1108019del
(圖取自網路,圖文無關)

https://youtu.be/7uUSJx-8fSc

https://reurl.cc/7yqV9d

最近幾年討論的新船艦

那個Sea Transport Solutions的設計概念

常常被提到

新的新聞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強調登陸坡道要船頭還是船尾的設計

嗯....雖然講的很新概念,但這不就是戰車登陸艦嗎??
無名21/04/14(三)16:34:42 ID:YMuJ8V/YNo.1108051del
>>1108019
差多了。
這玩意兒概念上是放大版的LCU,同時可配備直升機平台支援空中兩棲運輸及突擊任務,較符合現代兩棲作戰的戰術需求。

至於為什麼不用氣墊船?因為氣墊船維護高成本、噪音大且行經之處皆掀起大量水霧及沙塵,根本是在敲鑼打鼓告訴對方我要過來的東西,中國的野牛氣墊船也沒辦法全天候直接越過台海。

LST直接在港口進行裝載後就能直接把部隊送上登陸地點。

SLV還是需要依賴LHD、LPD、LSD作為兩棲攻擊母艦,但是機能上是設計兩端在不同時機皆可作為船頭航行,以取得更高的適航性。

如果用傳統上的船頭船尾來說船頭就是一般運輸船的設計更好的流體力學設計適合破浪,而登陸跳板則放在船尾,但動力系統是雙向皆可推進,登陸時是用"倒退"的方式搶灘。
無名21/04/14(三)17:09:52 ID:jdshVMsQNo.1108061del
>>1108051
上面新聞是說不超過4000噸....有可能塞不進LPD??

而且航速來說也只要求14~15節

跟一般戰車登陸艦好像也差不多

可能差別在於坡道的位置跟船體設計

任務上基本差不了太多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DmM2vWIE4
無名21/04/14(三)17:54:28 ID:YMuJ8V/YNo.1108068del
>>1108061
不用塞進LPD,只要能隨船團航行即可。
兩棲作戰也是艦隊戰。
無名21/04/14(三)19:30:54 ID:2oSjaFhcNo.1108082del
當初問海軍為什麼拿堅忍級當範本時,有人講沒有大港的地方是大船換小船上岸,戰車登陸艦功能太單一了是上個世紀思維概念的產物,結果現在美國考慮用途概念上和戰車登陸艦有很大重疊的東西...
無名21/04/14(三)19:46:32 ID:jdshVMsQNo.1108086del
>>1108082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美國陸戰隊要強調快速運設備

所以LCU跟LCAC運量不夠???
無名21/04/14(三)20:02:43 ID:bb/nd0roNo.1108087del
>>1108082
>>1108086
因為美國的軍事戰略重點重回西太平洋了,而且對手是傳統武力不算弱的中國,即便打不贏美國但過程也足夠拉不少美軍一起下水。

原本的大船換小船一樣會在,但是需要更多的登陸艦同時發動對多個登陸地點的分散式突擊搶灘,傳統的LST以現在西方先進指管體系太過於臃腫,現在的戰術講求的是快,登陸船只需要接收兩棲指揮艦的任務,並快速把一定數量的部隊送上岸即可。

現在美國陸戰隊縮小成一支連機動飛彈車都有的多功能快速反應部隊,搶佔重要的太平洋島嶼以及突襲沿海據點,MV-22負責快速運送人員上岸,並由SuperAV提供基礎多功能機動能量,而SLV就是替這些先遣部隊快速運送支援載具上岸的角色。
無名21/04/15(四)19:05:12 ID:Ka.8/2jwNo.1108181del
>>1108087

不過看來應該不會有機庫可以整備直升機???
無名21/04/15(四)20:31:06 ID:KrBs2U46No.1108185del
>>1108181
因為還是有LHD跟LPD,SLV只須供短暫起降即可。
無名21/04/16(五)01:43:28 ID:qk9tZfawNo.1108203del
>>1108087
說LST太臃腫但SLV真的會比較好嗎?
會不會做出來發現還是很臃腫整個砍掉重練?
無名21/04/16(五)04:05:38 ID:bDpxVqbkNo.1108204del
>>1108203
同樣好奇,要說速度,比較近代的戰車登陸艦都能衝15節以上

直升機甲板也都有,開口的部分,現在也有那種前後都有開口的,坡道調整一下位置就差不多了
無名21/04/16(五)11:11:41 ID:WFQjrhOYNo.1108217del
>>1108204
LST的功能已經被LHD、LPD、LSD大船換小船給取代,再去做重疊性的東西沒意義。
無名21/04/16(五)11:57:42 ID:DjTO3O6kNo.1108219del
>>1108217
不過美國人現在就是感覺又想要小船

嫌大船不夠靈活?

感覺陸戰隊現在對於一切不夠機動的東西

都想找方法換到
無名21/04/16(五)15:47:20 ID:WFQjrhOYNo.1108231del
>>1108219
大型登陸艦仍然會是兩棲艦隊的核心,只是多了更多小型登陸艦去達到目前構想的分散化、快速化戰術改革。

如果岸上已經有盟軍支援掩護的地點,如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支那半島等,用大船換小船仍會是最有效率的登陸選擇。

但面對需要快速搶佔關鍵島嶼以及據點時,就需要分散化、快速化的海空載具。

目前陸戰隊是想讓海面運輸船艦能夠盡可能跟上空中兩棲突襲的節奏。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