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二战日本石油無名21/06/13(日)16:52:20 ID:zXm81U1ANo.1112889del
虽然当时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但是没有发现大庆油田,
日本本身也是贫油国家,那么它从哪里搞来大量石油支持侵华战争,
和入侵东南亚,已经维持海军的正常运行
無名21/06/13(日)17:17:16 ID:705qdA5ANo.1112890del
>>1112889
二戰開始以前是從'美國'買石油的
戰爭之後則是由中東跟東南亞輸入

至於正常運行於否
一般國家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戰備儲油
想要開戰的更會增加其存量
這就要看他們內部的規劃了
無名21/06/13(日)17:42:10 ID:p1xyv2/wNo.1112891del
>>1112890
日本戰前就開始屯資源了
像100號油和潤滑油等製品也是
當時日本受限工業技術不足
高標油和某些石油製品生不出或只生得出次品
這也導致那些儲備耗完後
戰爭後期武器妥善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無名21/06/13(日)18:29:41 ID:RN4otq0kNo.1112892del
>>1112891
話說整個大戰期間,有其他主要參戰國有跟
日本一樣工業技術不足的情況嗎??

(中國不知道是不足還是真的沒有……)
無名21/06/13(日)18:49:28 ID:p1xyv2/wNo.1112893del
>>1112892
義呆利有這種狀況
不過因為它有德佬在後面輸血所以看起來還行
但實際上工業方面亂成一團....
戰爭後期生出來的坦克還有大量卯釘
戰鬥力被德老評價只有4號中期的水準
因此主要配給2線用....
生產的潛艇會漏氣.......
無名21/06/13(日)18:52:28 ID:p1xyv2/wNo.1112895del
>>1112892
中國有工業
但沒有重建能力
工廠炸一個少一個
更慘的是
東北最大兵工廠開戰沒多久就被日軍拿走了
所以很多情況下只有家庭手工的程度......
無名21/06/14(一)05:28:00 ID:nq7khDMMNo.1112905del
日本國內的石油產量很小,只有幾百萬桶,但遠遠不足以滿足和平時期的需求,更不用說戰爭了。他們所擁有的是足夠的煉油廠,其產能幾乎可以滿足和平時期一年的消耗量。如果他們能把石油運到日本,他們就可以把它提煉成燃料。他們還大量投資於合成油廠,以將煤、焦油和頁岩轉化為石油。甚至糖、大米、堅果和松樹也被轉化為油。

在戰爭開始之前,他們 90% 的石油都是進口的,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 1941年美國生產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其中大部分產自加利福尼亞。由於沒有將其運往美國的基礎設施,它被裝載到油輪上並在環太平洋地區銷售。戰爭開始前幾個月,美國的禁運切斷了這種供應,後來荷蘭也加入了禁運。通過威脅美國和荷蘭,他們切斷了石油供應。

日本還擁有數十億桶的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儲備。大致相當於平時兩年的進口量。他們會需要它。

日本從被征服的領土進口大部分石油,主要是荷屬東印度群島(又名印度尼西亞),但也有少量來自台灣(台灣)、中國和緬甸。這些植物和田地中的許多都被他們的防御者破壞了,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使它們恢復到接近滿負荷生產。日本也從蘇聯那裡獲得了在庫頁島開采的讓步,儘管石油的數量非常少。但永遠不夠。沒有美國石油,他們的進口量減少了一半。

所有這些石油都必須被運往煉油廠,並將產品運往一個防禦不力的商船隊需要的地方。由於美國和盟軍的潛艇、飛機和水雷失去了大部分艦隊,日本將進一步陷入癱瘓。

海軍是石油的巨大消費國,每年需要 10 億桶重油。軍隊和平民需要五十億桶柴油。航空業又消耗了 50 億桶。隨著石油進口量銳減和庫存耗盡,日本海軍的重型部隊越來越多地被限制在港口和飛機停飛。訓練計劃被削減,燃料無法用於訓練飛行員和機組人員所需的時間,日本海軍個人和飛行員最初的高素質一落千丈。
無名21/06/14(一)08:58:28 ID:nD2uur0oNo.1112910del
>>1112893
但是也造出了Luigi Torelli這種打不死的小強,該說是人員越少越頑強的義式典型技能嗎?
無名21/06/14(一)11:44:35 ID:GcU3/7wINo.1112919del
>>虽然当时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但是没有发现大庆油田

有一說法 日本當初有探勘到 但那時的日本的鑽油技術根本無法支援鑽到那麼深
無名21/06/14(一)12:44:15 ID:QSxY0u0cNo.1112923del
>>1112919
沒有勘探到這種說法,一般當時的地質學說中國陸地是貧油,而且即使是地質學支持的油田也需要打勘探井,沒打出油來就是沒有
無名21/06/14(一)12:49:32 ID:DB6jQRRMNo.1112924del
>>1112893
說起來以前看書介紹MC202時提到
MC202的引擎是德國授權的DB601
但是在義大利是由愛快羅密歐"手工"製造 每月產量只有50具

雖然"手工製造"給人一種精巧細緻的印象
不過在加工精細度上完全比不上精密機械吧
記得無名高手在戰雷版也提過這個問題 當日本老師傅用手工製造百分之一吋精密度的機件時
英美都已經在千分之3~4吋 甚至德國已經往前衝到千分之0.X吋
那個精細度的差異早就遠超出人體感官的極限了
無名21/06/14(一)13:55:44 ID:FY6hmcxkNo.1112927del
工業技術力和工業生產力要算分兩件事來看
日本是前者不行,義大利是後者不行
英國生產力追不上技術力,但有美國超強生產力互補
無名21/06/14(一)15:26:00 ID:vjLsGzRMNo.1112934del
>>1112924
意大利海軍的炮彈也有同樣問題,裝藥有3%的偏差以而準確度大減。
Hitler's Italian Allies: Royal Armed Forces, Fascist Regime, and the War of 1940-1943
無名21/06/14(一)22:17:34 ID:NRDfzk.INo.1112964del
>>1112919
這個問題早就說過了,首先當時的石油生成理論不支持東北有油田,叫做海相成油,也就是說石油是古代海裡微生物的屍體形成的,只有古代是海底的地區才有石油

其次就是勘探油田要花很多錢,所以雖然有人猜測東北有石油,但是日本沒有那麼多錢打井去試,打了一些井之後沒有發現,再加上理論不支持,就停止了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12/24411.html

  在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時期,當局曾派出大量專家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地質調查,在尋找其他礦產資源的同時,也曾進行過油田的找礦工作。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日本人曾在原東清鐵路沿線的牡丹江、遼寧錦州和阜新、內蒙古的紮賚諾爾以及河北省的豐寧一帶尋找過石油。

  據曾任滿鐵地質調查所參事的日本地質專家新帶國太郎的回憶,早在1928年初,由於當時各方盛傳在中國東北發現了石油的跡象,日本人下決心在這一地區尋找石油。1929年春天,新帶國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十名俄羅斯人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帶著二十匹騾馬,沿東清鐵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帶開始尋找石油,經過兩個多月的探察,無功而返。

  1930年4月,在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工作的俄裔美國人托裡斯基的指點下,新帶國太郎等人乘火車前往滿洲里的紮賚諾爾煤礦,進行第二次找油。他們將採集的礦樣帶往大連,先經滿鐵中央試驗所化驗,後來又經日本德山海軍燃料研究所進行分析,斷定樣品中含有石油類的瀝青。

  兩個月後,在哈爾濱的俄文和日文報紙上,對這次發現進行了報導,稱“滿鐵投入了很大的經費,計畫在北滿探索石油資源,歷時多年,終於在這裡發現了油田。為此,滿鐵已經投入了三萬多日元,云云。”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派地質專家前往調查。

  1931年爆發“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日本人在資源調查上就更加自由。其中,紮賚諾爾一帶始終是最受重視的地區之一。在其後的三年時間裡,日本人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據說使用了鑽探深度超過1200米的鑽機、重力探礦、地震計探礦等先進的設備和方法,但最終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

  1939年在遼寧阜新,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為探測煤礦,曾從煤層下找出石油類的礦物,但因沒有什麼開採價值而放棄。其實,這裡與解放後發現的遼河油田僅一山之隔。1940年8月,日本石油公司的調查部長大村宣告說,“在滿洲已經很難找到石油,還是馬上到‘南方’尋找油田吧”。

  於是,日本軍方和石油公司打消了在中國東北尋找石油的計畫。到1941年,因美國開始禁止出口航空汽油,日本軍方迫於形勢的需要,將與石油有關的勘測隊伍和人員全部予以徵用,把他們派往印尼的蘇門答臘和打拉根,在東北地區只留些小型設備。
無名21/06/14(一)22:18:09 ID:NRDfzk.INo.1112965del
  在探礦技術方面,當時日本在物理探礦技術方面還很落後,1928年開始向美國學習物理探礦技術,但在方法上必須是發現了礦石露頭後再進行地質結構的調查,所以只能是在很小的範圍內進行找礦。像在我國東北這樣廣大的區域內進行勘探,一般應採用地震探礦的方法。這是日本人在勘探方法上的局限性。

  在日本現代史裡,經常能看到“如果當初找到大慶油田將如何如何”的詞句,他們為沒能在戰前找到大慶油田始終感到“遺憾”,並對個中的原因進行“反省”。原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森川清在回憶“滿洲的石油開發”時說,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前日本鑽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八百米。不知道是否還有更深的鑽探技術,總之是越深越困難,聽說實際上並沒有鑽探。而且,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一千米深,還差不足兩百米”。

  森川清似乎覺得戰前日本的鑽探技術是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實際上,標誌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但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實錄滿鐵調查部》一書中認為:“石油探礦是由滿鐵和日本石油公司進行的。從興安北省的海拉爾到熱河省這樣的範圍內做了廣泛的勘察。日本石油公司甚至建設了常駐住宅,進行了深度達一千米的鑽探。滿鐵的鑽探技術達到1800米是可能的。這樣先進的鑽探技術,卻將它擱置起來,實在是遺憾。”草柳大藏感到,不是鑽探技術達不到,而是沒有深入鑽探罷了。

  對於大慶油田的發現,中國地質大師黃汲清則提出了“陸相地層生油”理論,他曾講:日本人在東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卻沒有找到油田,他們找油技術比我們先進,為什麼沒有發現,而我們只用了五年就發現了大油田?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陸相地層可以生油。這是日本人沒能找到大慶油田的另一種解釋。對此,日本地質史學者小松直幹也認為,除了勘探的範圍、密度不夠外,從根本上說不是鑽探設備不行,而是“探礦思想和探礦技術的問題”。
無名21/06/16(三)20:57:37 ID:RIpPqiL.No.1113110del
>>1112924
>記得無名高手在戰雷版也提過這個問題 當日本老師傅用手工製造百分之一吋精密度的機件時
>英美都已經在千分之3~4吋 甚至德國已經往前衝到千分之0.X吋
你單位和數字都弄錯了
英美是千分之一英吋 (大戰後半精度還有再提高) 德國是千分之三公釐 (德國這種公制國家才不跟你玩英制單位)
而日本是百分之一公釐

而這個水平的還當成鎮社寶 不是試作品或本廠老師傅盯著的場合 只有十分之一公釐等級的精度 (比方說可能是比0.1更好的0.05之類的 但到不了0.01)
無名21/06/17(四)00:07:20 ID:Vl5h10BINo.1113121del
>>1113110
那鐵工廠所謂的條是指多少?
無名21/06/17(四)00:08:10 ID:38vbmUS6No.1113122del
>>1113121
一公厘 = 100條
所以0.1mm = 10條
我那個唸材料曾在空調工廠的風扇部門工作過的學弟說
他們那邊就有能用手摸然後說"嗯 這個還差10條 or 20條"的老師傅
按他的指示去打磨修正之後通常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顯示人家確實經驗老到

但再神也沒有用摸的能測出1條的那種程度 要測到10條以下的基本還是要靠精密儀器校正 靠感覺反覆左右修正會多很多不良品 很浪費料

日本末期大概就是戰前進口的精密機台 > 老師傅 > 國產機台 (或磨損後精度下降的進口機台) > 熟練工
無名21/06/17(四)00:09:25 ID:/U7dRIAoNo.1113123del
>>1113110
英美是千分之一英吋=25.4um
德國是千分之三公釐=3um
日本是百分之一公釐=10um

10um的誤差不是很強了嗎?

不過主流都是十分之一公釐(100um)就誤差很大了...

二戰時代能做到這樣子真是難以想像
我們身上的頭髮也不過才17~180 um

我也是進公司後才接觸到mil這單位(1 mil = 25.4 um)
無名21/06/17(四)00:20:01 ID:WoQ7.7EUNo.1113128del
>>1113123
其實從二戰到現在的精度進步沒有很高
某些實驗室等特殊設備才需要那種高到不行的精度
像晶片就需要
無名21/06/17(四)00:26:45 ID:/7wwGGgINo.1113130del
>>1113122
>他們那邊就有能用手摸然後說"嗯 這個還差10條 or 20條"的老師傅

其實這個也沒這麼神,因為現場待久了大概都有這個能力

然後身邊其實有個很好的基準可以參考...影印紙
一張影印紙的厚度就是10條
想作間隙調整時可以夾影印紙當參考,超方便


然後這個方法是日本的老師傅教我的
無名21/06/17(四)00:40:11 ID:N89tXg9ENo.1113132del
>>1113130
那要看它們常用的影印紙是哪款吧
紙張磅數不同不是厚度會變?
無名21/06/17(四)00:43:27 ID:w6XtmyZ2No.1113133del
>>1113132
標準A4影印紙

除非有特別指定磅數,不然厚度都相差不遠
你可以拿卡尺量量看,意外的準
無名21/06/17(四)10:14:36 ID:t8TRdmbENo.1113142del
日本在西伯利亞干涉其中一樣戰利品是北樺太的石油礦產勘探開探擁有權
日本人挖來挖去年產量最高也就十多萬噸
1944年低價400萬日幣將權益賣回給蘇聯
蘇聯接手後沒幾年年產量已經超過250萬噸,還沒計海量天然氣

就是說日本人勘探技術爛
無名21/06/17(四)22:05:57 ID:emKVDFz2No.1113168del
>>1113121
不同工廠對條的定義也不同...
在下待的公司早期使用條(0.1mm)做公差單位
但什麼是條老闆也答不出所以然
所以我掌權後就改用0.XXmm做單位,不然認知不同早晚出事
雖說台灣是工具機大國,但國內很多微型工廠都是用中國機台
那個2軸雷射加工機加工平台的前後高低公差真是大的可怕...
無名21/06/18(五)02:19:45 ID:sgx7HFm2No.1113180del
>>1113168
「條」在台灣一直都只有一個定義,就是0.01mm
由來有一說是工廠常看到的百分錶(轉錶)一格就是0.01mm
而這種量表多用在大量生產的工件測定上,所以久了就叫「條」
無名21/06/18(五)04:46:38 ID:9J2vICPINo.1113182del
>>1113180
要面對的是台灣傳產微型工廠的老闆師傅可能只有半桶水的程度
所以不同工廠對"條"的認知也有所不同
所有時候就直接用公制比較省事
無名21/06/18(五)22:57:22 ID:a5zzKwYcNo.1113223del
>>1113182
抱歉
我在製造現場待了二十多年,輔導過6~7間下包廠
真的沒聽過「條」有0.01mm以外的用法⋯
無名21/06/19(六)12:09:56 ID:2yqSWb0ANo.1113234del
>>1113182
我從學校到出社會,到換工作,到跟各處各年齡層的機工人員打交道,也從來就沒聽過,1條有0.01mm以外的說法.....
無名21/06/20(日)02:28:17 ID:/UP9OKIENo.1113300del
條 = 0.1mm搞不好就>>1113168 >>1113182遇到的半桶水or它自己腦中搞出來的原創講法

被打臉了才只好落落長扯一堆
無名21/06/22(二)15:11:55 ID:UUJdFrMoNo.1113423del
>>1113110
>>1113123
那是因為日本人用大戰前最後接觸英美技術的印象 才會覺得人家公差水準停在千分之一英吋=25.4um這邊
實際上大戰中的英美在一些需要高精度的領域 (比方說雷達或聲納之類元件)
早就進步到0.5甚至0.3 mil 以下的領域 實驗領域衝到0.1um的也有
換算下來就是12.7um 甚至7.62um 把日本戰前進口的最高水準10um幹掉都夠了 單論實驗等級2.54um跟德國的3um也是分庭抗禮的程度

德國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那個千分之三公釐是各領域都有在應用的普及度
英美要做也不是做不到 但因為人家在冶金、燃料、滑油、橡膠、黏劑等等方面都有質量雙方面的優勢 常常是非得用高精度解決時才會特別調高精度
像美國就想仿造MG151/15 但因為想要改成適合自己英制的.60 結果仿造的國產版MG151 (即T17) 故障率高達每千發一次 想不故障就便宜不了 最後只好作罷
英國早期也有遭遇希斯潘諾20mm炮的卡殼問題 也是在修改製程之後就解決了 還致函給美國建議沿用相關改進
結果美國還是認為20mm這種機砲等級的較大口徑不需那麼高精度的製程 不想修改產線 結果就是美國的M3機砲一直卡到大戰結束...
像一些戰車的驅動輪還是傳動裝置也是 俄國在擄獲德國戰車科技之後也是有讚嘆過那個精度和磨耗好過自家甚多

但德國在資源方面始終耗不過英美 在加工精度和化工等領域上拼命堆高以彌補其他方面的差距 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慘的是日本 最高水準只等於人家的中上 技術還是人家戰前賣給你的 自己沒辦法突破 機床壞掉一台少一台
兵器的性能競賽隨著戰爭進程 對精度的需求是越打越高 偏偏自己越接近戰爭末尾 製造高精度零件的能力就越差...
有名的例子 像飛燕的ハ40妥善率那麼差 川崎的人員就感嘆日本不只是加工精度不行 冶金也不行:"日本的鋼鐵要完全重現德國的引擎實在太難了"
(你要每台飛燕都有試作機的性能水平 就別想每個月交機數十架甚至上百架)

疾風和紫電改的ハ45 (誉) 還有烈風的ハ43同理:
試作品用百分之一公釐都要努力數個月 還不是每顆都達標 量產用十分之一公釐去產 加上配合的燃料、線材、絕緣樣樣不如人 如何不出問題?
整體環境配合不上 設計得再好都沒用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