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湯普森衝鋒槍無名21/06/21(一)20:51:40 ID:cgxUzTWINo.1113393del
槍耶穌也做過影片介紹
也是看了影片才知道這東西的設計有多有趣

就是它最一開始的版本在槍機用了兩種金屬
設計概念當膛壓提高時摩擦力增加來達成閉鎖,膛壓降低後摩擦力降低解開

結果這設計其實沒用,純粹是整個槍機
夠重達成類似反衝作用的原理…………

他們都沒有檢查過實際運作的狀態嗎?
無名21/06/21(一)22:06:57 ID:iNSTM/cUNo.1113395del
那個時候亂(X)
那個時代嘛
無名21/06/21(一)22:24:23 ID:fG7Z8XVENo.1113396del
所以後來的型號有改良設計嗎?
無名21/06/21(一)22:40:32 ID:jtL7qxN.No.1113397del
>>1113396
好像M1就直接改成反衝原理運作了.....
無名21/06/22(二)00:55:47 ID:2QQ7hbaYNo.1113400del
>>1113395
這個是怎樣,那個筒子其實對散熱幫助不大?
無名21/06/22(二)06:10:01 ID:iiW4LJaYNo.1113407del
>>1113400
也不是散熱不大的問題
主要是你花在散熱筒身上的重量還有種種巧妙心思
還不如換等重的重型槍管 耐熱能力還更賺
詳情可以比較路易士與布倫的連射耐受能力 差距有點多
不過布倫換彈夾次數更多 可能有賺到一些開膛冷卻時間吧?
無名21/06/22(二)10:13:40 ID:9Y70frl.No.1113411del
>>1113400
至少比你帶整組輕量化的水冷式機鎗輕多了...
直到可快速換鎗管的概念出來後
輕機鎗才更一步輕量化了....
無名21/06/22(二)10:57:45 ID:sU4c8xU.No.1113412del
LEWIS以WWI步兵班撒彈輸出的方面來說還是神槍一支就是了,看看同期歐陸相愛相殺的其他國家的設計(ry
德國直接把重機槍的三腳架換成兩腳架,冷卻水筒縮小,選用肌肉猛男負責扛槍但還是會靠北重量(不過那個彈練供彈倒是一路傳承下去
法國發展出了各方面來說都領先業界、但實務面實在配合不上的"朽朽"......用保彈版的M1909好像不太人氣,相關討論不常見
非主要參戰國丹麥的麥德森各種方面都是偏好的意義上領先業界,不管是供彈方式還是改變腳架就可以在輕重機槍間轉換等等特點在戰間期~WWII的後輩身上都看得到
但麥德森在WWI時的表現紀錄不多,是表現太中規中矩還是大家在討論時終究喜翻討論自家國產的?
無名21/06/22(二)14:29:19 ID:2QQ7hbaYNo.1113422del
>>1113412
說到保彈板

如果日本人當初11式輕機槍做成保彈板搞不好評價會好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i-3pSFKGc

彈板那種東西,反正二戰的時候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多人操作
副手如果倒了沒辦法幫忙換彈,那不管是彈板還是彈鍊應該都差不多了
無名21/06/22(二)15:55:27 ID:DKvKq0QsNo.1113426del
>保彈板
是不是在釣魚啊

認真說,在92式/一式上不就看到保彈板的問題了

不過看多了一戰~戰間期冷門槍之後, 個人是覺得日本槍的評價普遍有點偏頗
各國的奇葩走歪路失敗作火器並不少
但不是有工業實力早早交完學費之後改良, 就是被早早打爆退場
或者根本沒什麼表現機會

日本其實就是剛好卡住了在戰間期的水準
早期的對手就算用多少有問題的武器, 優勢還是很大
到後來已經尾大不掉, 也沒那個工業力去全面換代了
無名21/06/22(二)18:31:43 ID:6./mNM7kNo.1113439del
>>1113407
日本人那個喪心病狂的重機槍散熱環
無名21/06/22(二)18:34:37 ID:2QQ7hbaYNo.1113440del
>>1113426
抱歉我的意思是說,把那個奇特的彈斗換掉

換成日本人已經有使用經驗的彈板,應該能讓

十一式更好用吧?(當然彈匣更好,但是彈匣比較貴一點吧?)
無名21/06/22(二)19:22:08 ID:GWAMXZR6No.1113442del
>>1113439
散熱環其實也不是日本人的偏門裝備
法國的哈奇開司重機槍也有
要說真有什麼問題 就都已經是一戰時代的東西了
無名21/06/22(二)19:24:04 ID:9Y70frl.No.1113443del
>>1113439
那東西一戰就有人搞過
只是日本沒經過一戰
還在爬科技中
無名21/06/22(二)19:43:05 ID:kXzR0/usNo.1113444del
>>1113442
>>1113443
日本人是不是加了太多了點?
無名21/06/22(二)20:26:47 ID:9Y70frl.No.1113445del
>>1113444
可能因為鋼材技術不足更容易過熱所以用更多散熱片補強吧
無名21/06/22(二)22:27:59 ID:JQQ3wMHoNo.1113450del
>>1113440
不成
因為十一年式的設計目的就是要跟步槍共用彈橋供彈
你要他換保彈板也許是個好主意
但是當時的日本人不會接受
無名21/06/22(二)22:47:20 ID:tPrkxdlYNo.1113452del
>>1113450
仔細想想這概念還挺前衛的
之後好像一直到M249才又出現可以直接沿用步槍彈藥容器的機槍
可惜大正十一年後來還是因膛壓問題還是躲不掉特製彈藥的宿命
無名21/06/22(二)22:50:04 ID:2QQ7hbaYNo.1113453del
>>1113450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做成Bofors 40mm這種方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RqdgXx0PAE
無名21/06/22(二)23:11:37 ID:3T0XB3N6No.1113454del
>>1113452
RPK:當我不存在?
無名21/06/22(二)23:20:39 ID:Q7yP5MDMNo.1113455del
看到太晚參戰的湯姆森衝鋒槍突然想到
如果中口徑步槍彈跟突擊步槍的搭配在一戰中期就實作出來
當時的西線參戰國會有意願量產嗎?
還是會卡在戰術觀念不匹配或生產和後勤跟不上之類的狀況?
無名21/06/23(三)00:02:06 ID:KS3W9C7QNo.1113456del
>>1113455
就算明明符合西線狀況,一堆將軍可能會嫌棄射程不夠遠啦,連發浪費子彈啦,步槍改裝套件裝一裝就好,幹嘛作這種複雜又貴的新槍啥小的這些
無名21/06/23(三)00:18:27 ID:w/8urFrMNo.1113457del
>>1113455
真的有過很接近的東西
無名21/06/23(三)00:24:56 ID:w/8urFrMNo.1113458del
>>1113457
這是搭配使用的新子彈
無名21/06/23(三)00:29:22 ID:w/8urFrMNo.1113459del
>>1113458
另外也有一些在定義上比較有爭議的設計
比如這把ENT B1打的6X60mm彈算不算中口徑子彈就有有模糊空間
不過這支的設計理念應該比較接近chauchat那樣的自動步槍
無名21/06/23(三)01:16:38 ID:p/EsWbJUNo.1113461del
>>1113457
>>1113458
>>1113459
法國人那個時候想了不少自動武器,但好像都沒量產,搞到二戰爆發的時候
還需要去美國買湯普森應急的樣子

(法國自己的衝鋒槍mas38好像才生產幾千枝)
無名21/06/23(三)03:05:05 ID:12RcTM9QNo.1113463d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kek5njqdM

想到美國人有弄過一個把1903步槍轉換成半自動武器的裝置

結果沒正式服役就是了
無名21/06/23(三)11:32:34 ID:KLoPJ98ANo.1113469del
>>1113440
保彈板曾經是某日吹的題材, 話題有點敏感

畢竟那是1920年代的設計, 而且它也不是第一個用橋夾連續供彈的設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at%E2%80%93Revelli_Modello_1914

它就是想要用橋夾供彈, 改成保彈板就沒意義了, 別說根本用不起彈匣

問題說是設計本身, 不如說是硬要用到3X年甚至4X年還沒能淘汰掉...
日本一堆東西都是到不改不行的時候已經沒能力去改了

>>1113455
想法太超前了, 中威力彈連二戰後都沒能直接被全盤接受
二戰一開打, 連已經開始裝備的半自動步槍都要砍掉改回去用栓式
同時最有條件的美國觀念卻是最保守的, 或者說沒能打到改觀念就贏了
能用半自動步槍卻不用彈匣...
無名21/06/23(三)12:12:11 ID:dDRImIGsNo.1113471del
>>1113453
波佛斯的供彈方式其實也跟這一挺機槍差不多
只是從撥彈單側變雙側,但有故障要退彈反而更麻煩
退彈須借助退彈夾把裝彈部兩側的撥彈勾撐開
第一夾還有有可能裝歪卡住的問題

而用彈匣從上方裝彈就九六式輕機槍而已
無名21/06/23(三)13:06:48 ID:w/8urFrMNo.1113474del
>>1113469
>二戰一開打, 連已經開始裝備的半自動步槍都要砍掉改回去用栓式
這麼做的只有蘇聯吧
而且那是因為考量到戰時生產還有人員訓練成本的關係 之前有一串有講到
不然蘇聯軍很愛SVT40的 AK問世後SVT還是當狙擊槍用了快20年
>最有條件的美國觀念卻是最保守的
人家從美西戰爭時還在堅持用單發槍到30年代重視火力指定要半自動步槍 進步幅度已經很驚人了
而且美國還是唯一為了非一線戰鬥人員採用新武器的國家
>能用半自動步槍卻不用彈匣
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半自動步槍也都還是條夾壓彈為主的
像SVT啦 G41(m)/(w)啦 G43啦 仿造加蘭德的五式啦都是
美國好歹卡賓槍是直接給彈匣的
無名21/06/23(三)14:08:36 ID:bV9mjKZwNo.1113477del
>>1113474
記得主要是那年代的彈匣還不怎穩定
故障率很高
舊系統的給彈還比較可靠
無名21/06/23(三)15:07:47 ID:2p9r313QNo.1113480del
>>1113477
而且實際量產下部的步槍用彈匣 幾乎都被設定成隨槍配件而非耗材
像SVT40 還有全軍配發的李恩妃爾德都是
上面的意思就是要你橋夾一排一排填
就跟那些沒彈匣只有固定彈艙的步槍一樣 反正這兩者彈匣也才10發
兩排橋夾只多一次動作而已嘛 也沒多廢事
隨槍多給的彈匣比較像預防故障破損或遺失
或者像一戰突擊彈艙 那樣給你緊急用
(在我想像中 你去找軍械士多拿彈匣還會被瞪)

這似乎也反應了當年的軍需能量
其實是不能讓你隨便丟棄空彈匣的 縱使當年彈匣容易壞也一樣
甚至到阿富汗戰爭的蘇聯老兵回憶
他們都已進入突擊步槍時代多久了 單兵配給的彈匣也不過5,6個
遠不夠填滿他們補給拿到的彈藥量 回憶的老兵身為精銳傘兵
還得透過關係去凹額外的彈匣
無名21/06/23(三)15:25:44 ID:bV9mjKZwNo.1113481del
>>1113480
那年代的彈鼓好像反而比較可靠
像早期的波波殺也是用彈鼓的
到41型才換成用彈夾
無名21/06/23(三)15:35:29 ID:nk5zQPBYNo.1113482del
>>1113481
就是因為彈鼓不怎麼可靠才換成彈匣的
蘇達耶夫的PPS從一開始就用彈匣,反而沒什麼問題
無名21/06/23(三)15:48:28 ID:12RcTM9QNo.1113484del
>>1113482
>>1113481
好像國外的骨董收藏者有時候會說槍本身還好

能找到可以用的彈匣才是又貴又麻煩的事情....

(話說美國的槍械店家能夠幫忙這些收藏者訂製這類零件嗎???)
無名21/06/23(三)16:29:32 ID:bV9mjKZwNo.1113486del
>>1113484
要生應該生的出來
但古董收藏追求原汁原味的就難搞了.....
無名21/06/23(三)16:30:24 ID:d4fGaMRUNo.1113487del
>>1113480
就算現代美軍也是一樣的
拿到的是彈匣+橋匣上的散裝彈藥
在外行動, 攜帶的彈藥一定不只身上那幾個彈匣
就算給你無限彈匣, 帶著走也太重了

不過美軍的問題倒是鋁彈匣太糞
他們寧可自己買pmag
無名21/06/23(三)16:46:12 ID:bV9mjKZwNo.1113488del
>>1113487
不是說阿米的鋁合金加工技術好所以才用鋁彈匣
同期的歐洲等都用較重的鋼質彈夾
無名21/06/23(三)16:56:03 ID:d4fGaMRUNo.1113489del
>>1113488
實際使用就各種變形卡彈
除了pmag事件, 還有測試hk416時報告結論說沒必要換槍
卻特別建議採用HK製的鋼彈匣
無名21/06/23(三)18:27:07 ID:xDcHVm92No.1113496del
>>1113480
>>1113481

記得有的二戰蘇聯衝鋒槍
彈匣是不通用,公差的問題??
無名21/06/23(三)18:49:47 ID:bV9mjKZwNo.1113497del
>>1113496
2戰鎗隻能實現隨意互換的只有阿米家的
其它家的零件多少需要調整
比如稍微用銼刀打磨之類....
無名21/06/23(三)18:51:19 ID:bV9mjKZwNo.1113498del
>>1113497
這也可能是為啥那時代的鎗彈匣是鎖死的
因為你拿別的彈夾在戰場上可能會無法換上去....
無名21/06/23(三)20:06:38 ID:fVv.bVMcNo.1113500del
之前fw頻道有觀眾寄了某款手槍3d列印的彈夾過去

居然勉強能用……
無名21/06/23(三)23:07:05 ID:2p9r313QNo.1113509del
>>1113486
插個話
復刻版的p210鄉民們還承認原汁原味嗎?
無名21/06/24(四)00:04:20 ID:FPVHpslgNo.1113511del
>>1113509
要看是古董拍賣行的角度還是只是想找一把

負擔的起的經典武器的槍迷吧???


話說國外有沒有那種,專門復刻1.2戰以前的老武器,但是改成常見

彈藥的公司啊??? 說不定有市場???(像是有公司重新生產

12號口徑無煙火藥版的M1887之類的)
無名21/06/24(四)01:46:17 ID:vG/C2s/6No.1113515del
>>1113455
這隻俄羅斯帝國時代研發的半自動步槍 Fedorov Avtomat
其實也有像

使用的是6.5mmX50 有坂彈
無名21/06/24(四)02:15:30 ID:vG/C2s/6No.1113516del
>>1113515
更正:這槍有快慢機,可行全自動射擊
無名21/06/24(四)03:18:50 ID:FPVHpslgNo.1113517del
>>1113515
但這又要牽扯到6.5X50mm 有坂彈的定位了

雖然比其他國家的弱一點

但是這個應該還是全威力步槍彈........
無名21/06/24(四)09:50:07 ID:HmhqUMPUNo.1113524del
>>1113517
只從彈藥數據來看而不看實際發射數據是不科學的
Fedorov Avtomat發射6.5×50mmSR彈的初速只有654m/s,
按9g彈頭重量計算一下動能才1900多J而已
而6.5mm Grendel、6.8mm SPC甚至大陸最新的DBP10彈的槍口動能都大於這個數值
能發射上述幾種彈藥的自動步槍,應該不會有人否認它們是突擊步槍吧
所以為什麼Fedorov Avtomat不能算作突擊步槍呢?
無名21/06/24(四)10:05:58 ID:HmhqUMPUNo.1113526del
https://www.thefirearmblog.com/blog/2017/07/13/original-6-5mm-cartridge-fedorov-avtomat/
實際上Fedorov本人在設計槍的同時也設計了一些全新的彈藥,6.5mm口徑只是其中一種
如果Fedorov Avtomat最終選擇發射這些彈藥的話,那它無疑不能算作突擊步槍了,畢竟槍口動能在3000J左右
不過當時帝俄政府忙於一戰無暇顧及新彈藥的研發生產,於是Fedorov只能選擇當時俄國有大量進口的6.5×50mmSR彈作為新槍的彈藥
這種陰差陽錯之下才使得Fedorov Avtomat具備了突擊步槍的條件
無名21/06/24(四)13:31:40 ID:oJHWKIU6No.1113529del
>>1113524

是因為槍管不夠長沒辦法發揮嗎??

不然去查了一下,應該沒那麼低啊??
無名21/06/24(四)15:15:06 ID:HmhqUMPUNo.1113536del
>>1113529
槍管短只是一方面原因,但不是決定性的,畢竟槍管長度更短的四四式騎槍和十一式輕機槍也都還有700m/s以上的初速

真正原因應該還是它採用的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槍機在後坐運動的過程中要吸收一部分彈藥發射的能量,所以進一步降低了彈頭初速。
無名21/06/24(四)15:40:37 ID:HrXUg4FMNo.1113539del
定義本來就隨時代在變吧
附圖這把Chauchat-Ribeyrolles 1918被一戰法軍定義為「submachine gun」
問題是按現在標準我們絕不會叫一支跟勒貝爾M1886用同種步槍子彈的全自動武器為「submachine gun」
無名21/06/24(四)16:41:33 ID:73L3ht7gNo.1113540del
>>1113457
沒德國貨潮 也因此不有名
無名21/06/24(四)17:21:32 ID:ub19WYdsNo.1113541del
>>1113539
MC51K:找我嗎?
無名21/06/24(四)19:07:40 ID:NOZwUarENo.1113544del
>>1113539
這個是用彈夾供彈的嗎?

感覺裝彈不多
無名21/06/24(四)19:11:48 ID:ylwi3.1YNo.1113545del
>>1113541
剛想到K1「衝鋒槍」也是一樣,但除了使用國(英國、韓國)外,第三方好像還是把它們算卡賓槍
我實在不懂為何硬要套衝鋒槍的種類,就算他們原意就是取代一部分的衝鋒槍(MP5和M3)
難道槍種會影響能使用他的兵種嗎
無名21/06/24(四)19:27:55 ID:ylwi3.1YNo.1113546del
>>1113544
只有8顆,就算之後有出延長版也只有16顆(像紹沙輕機槍的半圓形彈匣)
而且全自動,計畫給戰車兵打靠近戰車的敵人
無名21/06/24(四)22:18:33 ID:57AMFt1wNo.1113551del
>>1113545
長度跟用途ㄅ
反過來說 9mm槍管長到不行 裝狙擊鏡跟腳架扮演狙擊任務 那當然是狙擊槍了
所以兵種真的會被槍種影響

當然最重要的是購買與使用的人怎麼稱呼他
把他編在什麼地方,另一個例子是SVD 蘇軍覺得是狙擊槍,狙擊手也都配SVD,但別的地方會認為SVD是射手步槍之類的
無名21/06/24(四)22:37:49 ID:B7Ain0t6No.1113552del
>>1113551
不過俄老的精準射手也是拿SVD阿....
無名21/06/26(六)16:22:32 ID:QN/EtxWYNo.1113606del
>>1113545
說到衝鋒槍,二戰結束沒多久,有AK之後用不著

衝鋒槍,所以蘇聯人就叫托卡列夫手槍彈退休了

不知道是不是西方軍隊要兼容衝鋒槍,所以9mm手槍彈

這個歐陸算是比較強的手槍彈藥就一路被用到現在??????
無名21/06/27(日)12:39:50 ID:0ma29rMANo.1113648del
>>1113606
蘇聯是換子彈罷了
換成9*21的新手鎗彈
無名21/07/01(四)19:18:04 ID:YXs8CIPoNo.1113902del
>>1113545
全自動的卡賓、AR、SMG都是同個思路的東西
只差在彈藥口徑 長度
其實根本不用分不是嗎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