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
搜尋
] [
檔案區
] [
管理區
] [
重新整理
]
預設
夜間
軍武
[
回到版面
]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EID OG SMAPS
附加圖檔
[
無貼圖
] [
SAGE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Bristol Beaufighter
aka 強壯妖怪田中
22/02/18(五)06:23:54 ID:RKQirobQ
No.1130818
del
美麗鬥士鈴木
"在別人面前談論我的時候,
不要忘記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 “美麗的”。"
無名
22/02/18(五)06:25:52 ID:eEpDnceM
No.1130819
del
布里斯托爾的Beaufighter是個有趣的例子。Beaufighter是同一公司的「博福特」式(Beaufort)魚雷轟炸機的戰鬥機版,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博福特」的部件
這種血緣關係也反映在名字上:Beaufighter是略顯笨拙囉嗦的Beaufort Fighter(博福特戰鬥機)的縮寫。雖然字面上不甚雅緻明瞭,但聽上去還算不錯。
至於他的中譯名,流傳最廣的「英俊戰士」,則可謂謬以千里。
Beaufort其實是指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博福特公爵,根本與「英俊」之類語意無涉。也許始作俑者略知法語吧(beau在法語裡有"美好"的意思)
但這個名字實在不怎麼樣,令人不免聯想到對岸啥「空中蔡國慶」這類的造神渾名......還是老實地叫「博式戰鬥機」吧。
此機日語名為ボーファイター,很忠實地反映了原始發音。丁點沒有啥"美"啊"俊"啊的多餘意思。人家二戰就用正確稱呼了,錯了超過一甲子的我們何時跟上?
尾砲手是多餘的
22/02/18(五)21:39:17 ID:Z2QnGPeg
No.1130861
del
>>1130855
是
雖然後來也有概念看齊的F7F或Do-335之類的,但實在很難算有趕上參戰
無名
22/02/19(六)03:51:08 ID:wV6atnDU
No.1130886
del
>>1130861
連F7F或DO-335都端出來的話
就會連P82也跟著一起出餐了
其實這些東西有可能是現代雙發重戰的先聲
雖然說初衷跟目的很不一樣
是說 戰前雙發重戰也囂張過一時呢 流行的趨勢還真是輪轉迅速~
無名
22/02/19(六)03:52:48 ID:gHMOd40Q
No.1130887
del
>>1130886
我曾以為雙發會因動力比較高
爬升會比較快
更適合能量空戰
但實際上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無名
22/02/19(六)05:53:20 ID:FwUvP5SQ
No.1130888
del
>>1130851
記得以前看一些日方戰記對這架的評論
屠龍的機組員有回憶說這傢伙高空性能不怎樣 但在低空的速度、加速以及運動性比想像的好 (雖然屠龍仍在這些方面全面佔優)
以雙方是7噸級 vs 4噸級這樣的較量 還能被這樣評價 至少能說明這架是不差的
如果貼到海面高度 進行掃射敵船or對我方船團護衛這類作戰 在雙方性能差距被縮到最小+沒什麼空戰機動可施展的空間之下 這架會變成非常難打的對手
因為它的正面火力太兇猛 又集中又痛還有射程優勢 機身又皮實抗打 有迴旋機槍的版本還讓你不好佔位 偏偏掛一堆火箭或魚雷 跟它慢慢周旋 我方的船一下就沒了
飛燕飛行員則覺得空戰機動全面佔優 唯獨初期火力不夠 老是要剪來剪去或繞行開火多次才能打下 靠近時的印象則是"很大隻" 要到毛瑟砲版本才能一個pass解決
隼的飛行員則很討厭對付它 首先火力差距過大 對頭不可行 但又因為相對速度優勢不大 很容易在追尾攻擊時停留在它六點位置過久而跟它的槍手兩敗俱傷
比較有效率的方法是飛到它上方然後大角度俯衝攻擊 但這傢伙又常常執行低空任務 高度不夠的話也不能用這招 不然即使得手 穿越過它的下個瞬間 就是撞海...
無名
22/02/19(六)11:56:40 ID:pBx3q5NY
No.1130904
del
>>1130887
當年想弄雙發的工程師們想的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無名
22/02/19(六)12:02:05 ID:Lkf7Ks4Y
No.1130906
del
>>1130887
你的想法並沒有錯啊
但是大多國家都覺得這東西肯定不能自保,就把尾砲手擺上去.
然後就連能量都沒了
所以你的概念唯一實踐並成功的就是打從一開始就單座的P-38
無名
22/02/19(六)12:22:51 ID:Lkf7Ks4Y
No.1130907
del
>>1130906
不過P-38的優點也是缺點
一開始就設計得太單人,當其他雙發重戰同行紛紛利用先天大體積轉行夜戰這類多用途戰鬥機後,P-38太精巧的單座體積就難以再塞其他東西進去.
附上P-38M夜戰的超整人座艙.
看著都覺得似乎能聽到雷達手每晚的咒罵
無名
22/02/19(六)23:03:00 ID:o4TDH7M2
No.1130960
del
>>1130937
你一樣要付出重量和結構還有浸潤面積阻力的代價
>>1130887
>>1130904
>>1130906
重點是賺到的動力和升力必須"無一磅用於對地"
比方說XF5F就有抓到這個精髓 當初測試評價時爬升力的部份就壓過了包含F4U在內的所有競爭對手
P-38的話 除了堅守單座這個主軸以外 機鼻集中火力使得不用搭載大量固定武装 想多掛就丟給翼下掛載點 省下來的重量拿去搭載渦輪增壓系統確保高空性能
也是它氣動和重量得以簡潔 而動力又足夠充沛的聰明之處
(雖然不是雙發 但是P-47也是要到動力最強的M型 被工程師耳提面命叫使用單位不要拿它去舔地 才終於有第一流空優戰鬥機的樣子)
但是通常軍方高層看到付出這麼高的成本、資源、重量代價之後 都會覺得不用那個剩餘功率和強韌機身去掛炸彈/火箭/槍莢/砲莢做打擊非常可惜
...然後就讓這些大傢伙淪為氣動效率更佳、更敏捷的中輕量級戰機的空中餌食...
無名
22/02/19(六)23:37:55 ID:g/JhYfUg
No.1130961
del
>>1130887
並不是動力比較高就會爬得比較快
是"剩餘功率"比較高的才會有比較充沛的能量
比方說一架3000hp、翼面積30㎡、體重7噸的雙發機 vs 一架1500hp、翼面積20㎡、體重3噸的單發機
連認真細算都不用 簡單心算一下就知道單發機的後者比較會爬
因為看每匹馬力、每平方米翼面積要扛多少機重就知道了
翼負荷和馬力負荷的比值只差幾%時還有可能靠優秀機身外型和翼型選型補到扯平甚至逆轉
但差到30~50%那就是神仙難救 套什麼魔法翼型都沒用
像傳奇的P-51野馬也只能在同馬力之中飛最快 或挑戰動力比自己高100~150hp的對手還能不落下風
但遇到真正2000hp的對手 它也是要把自己壓榨到1868~1940hp這附近才能保持均勢或稍微優勢 沒有只靠初期61"Hg的1580hp還能打平這麼鬼扯的事
氣動最好的野馬尚且如此 其他氣動沒它好的還是乖乖去堆馬力或減重量
沒有那種帳面馬力很高所以氣動隨便、重量一大坨然後依然可以靠功率隨便輾人這種爽事
無名
22/02/20(日)16:55:49 ID:r6U5U9a2
No.1130997
del
>>1130907
>>看著都覺得似乎能聽到雷達手每晚的咒罵
>>雷達手
什麼雷達手 這是R2D2的座位吧
無名
22/02/20(日)21:42:15 ID:8EGvaReY
No.1131023
del
>>1130946
當時美國在大戰末期做的多機種比較測試 都不開襟翼時的迴旋半徑依序為:
FM-2 > P-63A-9 > P-61B-1 > F6F-5 > P-51D-15 > P-38L > P47D-30 > F4U-1D
...也就是說這傢伙光比迴旋的話 能轉進Fw190甚至疾風的內圈...
(不過它的滾轉率倒是上面八機種之中最低的就是 加上這也沒把空戰時開襟翼這個變數算進去 所以倒也不是說它是什麼超越P-38的格鬥之王)
到P-61C時雖然因為重了一噸 運動性已沒啥好說的了 但輸出提高到2800hp x 2 極速692km/h 爬升到9144m僅須14.6分...堪稱雙發機裡面怪物中的怪物
幸好因為戰爭結束P-61C只做了41架就砍單砍光光了 不然你就會看見疾風、烈風、紫電改這些所謂晝間戰鬥機 在白天追一架夜間戰鬥機還追不上...
※參考文獻:America's Hundred Thousand / 作者 Francis H.Dean
無名
22/02/21(一)21:24:48 ID:dlCtUTsE
No.1131112
del
>>1131023
>輸出提高到2800hp x 2 極速692km/h 爬升到9144m僅須14.6分
...e04
這傢伙光靠單邊的出力就能把當時日本所有戰鬥機的發動機踩一遍了
無名
22/02/21(一)22:24:52 ID:NxaVnEJs
No.1131118
del
>>1131112
德佬也沒幾台單發有這種出力吧
無名
22/02/21(一)23:41:04 ID:jVTCqfk.
No.1131123
del
>>1131118
除了預定中1500kg級的噴射引擎以外
活塞動力能到這級數的一顆都沒有
無名
22/02/22(二)00:08:21 ID:W15wPYw6
No.1131128
del
>>1131023
請教一下,這個迴轉半徑的大小是基於各機種的最佳迴轉速度還是統一速度去測得的?
無名
22/02/22(二)00:34:36 ID:fqLfyc.o
No.1131129
del
>>1131128
通常比迴旋半徑是
1.最小迴旋半徑 - 挑戰低速下的升力極限 不是最快轉完一圈的解法 但最能呈現彼此切內圈時的優劣
2.最佳角速度半徑 - 就你講的 基於最佳迴旋速度 (能最快轉完一圈) 時的半徑 空戰進入消耗能量的持久戰時比較常用這個 但基本不是最終手段
3.高速時的迴旋半徑 - 較少人計測 但特別強化高速下機動性 當別人拉不動時自己還盤得起來就能逆轉 通常是野馬雷霆暴風這類低速機動不行的會去標榜這個
...通常沒有寫明速度條件之下 比大小圈講的多半是1.
無名
22/02/22(二)02:03:48 ID:WEQmrPSM
No.1131136
del
>>1131118
德國佬也只有計畫上2400~2500ps的有在準備了
但45年戰敗時能上機實戰的也頂多2250ps左右
還是打藥催高的
無名
22/02/22(二)06:19:37 ID:T4SrNT/k
No.1131142
del
>>1131128
通常不太可能強迫大家統一用一個速度來進行迴旋
這樣對氣動設計南轅北轍 各自擁有不同最佳角速度的各機種而言 很明顯難以得出有用的結論
大概只有同一個高度進行無動力/全動力俯衝 或 同一速度各機並排然後進行加速度測試
...這類測試的時候 才會要求整齊劃一
無名
22/02/22(二)14:00:30 ID:Zy55.4zo
No.1131186
del
>>1131142
還是有可能強迫大家都用差不多速度來測迴轉半徑的
比方說每隔100kph或100mph就採計一次各機的迴旋半徑
最終可以得出
哪些飛機適合低速盤旋 哪些適合高速盤旋 優劣排名分佈是怎樣等等
不過這種測試也不會只用一個速度段的排名就直接出來講各機優劣的排列順序 這樣的結論會嚴重與實戰狀況脫節
無名
22/02/23(三)03:19:33 ID:2CoiOpFU
No.1131257
del
>>1131112
>P-61C裝備R-2800-73 × 2
抱歉
有R-2800真的是能為所欲為的
無名
22/02/23(三)17:03:17 ID:5s02cl5U
No.1131294
del
>>1131257
別忘了還有R-3350啊,從2200起到3700軸馬力任君選擇
比賽用的改裝版還能硬飆到4000到4500
無名
22/02/23(三)19:27:57 ID:i2yJoGxk
No.1131300
del
>>1131257
>有R-2800真的是能為所欲為
你敢違抗擁有R-4360的我嗎?
無名
22/02/23(三)19:53:34 ID:5s02cl5U
No.1131304
del
>>1131300
你戰後才出來,來不及了啦
無名
22/02/23(三)20:32:13 ID:beKALNP2
No.1131309
del
>>1131304
話說阿米二戰應該也有搞過噴射機計劃吧
有實驗機之類的嗎?
無名
22/02/23(三)21:17:57 ID://8HWEWs
No.1131313
del
>>1131309
P-59:那個....
P-83:抱歉 我們知名度太低了
無名
22/02/23(三)21:35:07 ID:6bHMkIV.
No.1131314
del
>>1131309
XP-80和YP-80
無名
22/02/23(三)22:37:38 ID:TfF2HX/c
No.1131322
del
>>1131300
閉嘴啦火燒雞
無名
22/02/23(三)22:39:22 ID:xNYooFH6
No.1131323
del
>>113130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jet_aircraft_of_World_War_II
Bell P-59 Airacomet
Lockheed P-80 Shooting Star
Ryan FR Fireball
【刪除文章】[
僅刪除附加圖檔
]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