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
搜尋
] [
檔案區
] [
管理區
] [
重新整理
]
預設
夜間
軍武
[
回到版面
]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EID OG SMAPS
附加圖檔
[
無貼圖
] [
SAGE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
補充兵
無名
17/12/26(二)18:23:24
ID:gKIVR06A(1/2)
No.974215
del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656230
看完這篇真是讓我目瞪口呆
跟兄弟大樂團演的完全一樣
美國陸軍真的是不把子弟兵的命當一回事
戰況真的有急迫到要派幾乎沒受過正常訓練的補充兵上前線嗎?
好歹至少在下部隊階段讓從前線退下來的退伍兵當教官教育新兵之後在送上前線吧
美軍噴掉41萬大兵就是這樣噴掉的
德軍跟俄軍噴掉2000多萬大兵是不得已
畢竟是地理上硬碰硬了
美國隔個兩大洋還噴掉41萬人真的太冤枉
無名
17/12/26(二)18:46:28
ID:84uMRTkQ
No.974216
del
當你要處理的事務量遠大於你這個單位的時候
就很容易發生這種事情了
別整天想著配套啥的,連台灣這種小地方都做不好了
你指望那隔著兩個洋還動則數十上百萬人,甚至還有敵對政黨鬥爭的國家做得好?
只有在選舉的時候,人才叫人命
無名
17/12/26(二)19:01:50
ID:ZGXR7Sxg
No.974222
del
>>當你要處理的事務量遠大於你這個單位的時候
這種我猜想是單位設置的時候就沒有規劃好
美國從姑息一下子到大量徵兵兩面作戰
一開始連規章都沒有的時候
這種時候最重要
規矩如果沒有清楚的定下來然後靈活修正並嚴格執行
那就可能會有很多便宜行事或是餘冗作業,經年累月被習慣下來
沒一個頭腦清楚又對下到上頭到尾都熟的領導人物(或者是出什麼事爆炸了)是改不了的
無名
17/12/26(二)19:10:44
ID:0.m9/Hh6
No.974223
del
是說陸戰隊打到缺兵也是用這種方法解決?
無名
17/12/26(二)19:10:49
ID:gKIVR06A(2/2)
No.974224
de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332846525.A.95B.html
看到美國的系統性的動員制度跟動員制度下的工業產能
美國陸軍高層就真的太差了
Replies(1):
>>974277
無名
17/12/26(二)23:14:56
ID:JcWydWPM
No.974267
del
>>跟兄弟大樂團演的完全一樣
哪裡一樣,傘兵菜逼巴還是有受過傘訓才會送戰場
跟隨便抓個人充數的野戰單位不同(代表作:Fury)
Replies(1):
>>974325
無名
17/12/26(二)23:42:40
ID:08k4pPaA
No.974277
del
>>974224
就是因為連人力資源的分配也信奉跟工業生產管理一樣的流水線體制,
所以才會不斷搞出文書兵被派去裝甲部隊投入實戰這一類梗流傳到後世
無名
17/12/27(三)11:31:56
ID:t55L13gM
No.974325
del
>>974267
無名
17/12/27(三)16:39:06
ID:liqfrFVg(1/3)
No.974373
del
追根究柢是美國沒有從一次大戰時從歐洲各國學到現代徵兵制的方式
以戰勝國的軍事末段-中國來說
徵兵會從師管區下徵集令=>各區域壯丁營=>軍署補充團or預備師=>前線
徵集的人都來自同鄉,通常會一批一批的補進前線,所以這些新兵大都會互相照顧
只是死在路上的人比,裝死,累死的人,比上戰場戰死的人還多就是了。
Replies(1):
>>974375
無名
17/12/27(三)16:42:35
ID:awN3FNfk
No.974375
del
>>974373
>>徵集的人都來自同鄉,通常會一批一批的補進前線,所以這些新兵大都會互相照顧
這樣的做法導致的是一場潰敗就能讓一整個村鎮的青壯男丁死在同一天,所以西方之後都是打散下發到各編制。
Replies(1):
>>974383
無名
17/12/27(三)17:17:33
ID:liqfrFVg(2/3)
No.974383
del
>>974375
>這樣的做法導致的是一場潰敗就能讓一整個村鎮的青壯男丁死在同一天,所以西方之後都是打散下發到各編制。
那是德國第一次大戰的經驗
基本上戰力比較強的常備團都是各邦徵集而來的,成員會相對混雜,但都還是來自同一個邦
純由一地改編而成的很多是後備團,甚至是鄉土保衛師軍,短期徵招的部隊通常都由當地人組成,士氣才會高,防守意識也會比較強
缺點就是你提到,死者可能都來自同一個村
所以後來各國徵兵都是一批一批的混合,不會同一時間抽掉一個村落的人上戰場
Replies(1):
>>974389
無名
17/12/27(三)17:36:12
ID:0wHDPa/A
No.974389
del
>>974383
>短期徵招的部隊通常都由當地人組成,士氣才會高
這讓我想到18~19世紀的火槍兵方陣
在那排隊等槍斃的戰術的時代
之所以比較少出現崩潰性逃亡就是因為鄰兵往往就是跟著自己一起成長的同鄉子弟
所以基於責任感以及不想之後羞愧一輩子
所以都寧可奮戰到最後
Replies(2):
>>974396
>>974468
無名
17/12/27(三)17:49:04
ID:liqfrFVg(3/3)
No.974396
del
>>974389
同鄉情誼就是這樣來的
尤其像中國這種可能一整個村都是同一個姓得地方
背離同鄉等同備離家族,不被唾棄才有鬼
日本的的村八分就是說明這種情況
在農村生活不靠其他村人支援根本活不下去,跟死了沒兩樣
Replies(1):
>>974451
無名
17/12/27(三)18:27:48
ID:cLTB4Fd.
No.974404
del
不過就索姆河會戰的死傷來說即使是湊著不同地區也不太管用
英國1890年代出生的可以算是索姆河世代
整個世代都都死在索姆河畔........
無名
17/12/27(三)21:27:08
ID:fV0UWyxk
No.974451
del
>>974396
根本就是被人際壓力脅迫吧。
這個有錢後就一定搬家的。
無名
17/12/27(三)22:18:25
ID:PJs83lA.
No.974465
del
>>戰況真的有急迫到要派幾乎沒受過正常訓練的補充兵上前線嗎?
基本上有時間好好訓練
不同家鄉的也可以有同袍情誼
但馬上就要用到的徵兵制
就算死傷超過2/3,整批拉回鄉補充也是可以的
而美國要把部隊拉回鄉,那是大西洋的另一端....
所以美國二戰雖然是徵兵制,但是並沒有同鄉的配置
要求把士兵丟到實戰單位就能夠立刻學會戰技
這過於理想化
美國的上一場大戰是南北戰爭
而馬歇爾等人頂多跟著潘興去過墨西哥.....
無名
17/12/27(三)22:28:11
ID:FqKSze4.
No.974468
del
>>974389
其實用前膛燧發槍玩散兵線如何
反正中與不中也還是拼人品
能找掩護總會多一點射擊機會
Replies(4):
>>974469
>>974477
>>974481
>>974482
Rookierookie
◆JCSJSnFbR6
17/12/27(三)22:33:42
ID:payoNSro
No.974469
del
>>974468
前提是要有掩護給你找啊
無名
17/12/27(三)22:57:52
ID:kj2tdG7M
No.974477
del
>>974468
你拿著有效射程只有150公尺的前膛槍
裝填一次要20秒(熟練,而且無干擾
而且對方只要快跑20秒就能衝上來的戰場上玩散兵線?
無名
17/12/27(三)22:58:55
ID:APreQQaA
No.974478
del
這樣的補充兵制度,可以快速把前線單位補滿
後勤管理帳面數字會很好看
無名
17/12/27(三)23:08:37
ID:nauJUGSc
No.974481
del
>>974468
你知道什麼叫做騎兵嗎?
無名
17/12/27(三)23:17:08
ID:09GYCbcs
No.974482
del
>>974468
如果能弄成全包圍掩護的確有可能騙一下小傢伙們生存多幾分鐘
分散開...我都能聽到馬刀砍在可憐虫背部軍服的撕裂聲
無名
17/12/28(四)03:37:59
ID:Sj/OmC5Y
No.974541
del
要完整訓練到所謂合格是戰場生存的兵至少也要1年(基礎半年+專業半年)
符合這些訓練時間的只有1941~1942時候徵招的
到1943~1944投入作戰時才算完整
當1943~1944大量戰損出現時,為了快速填補這個坑訓練時間持續被壓短
不過也就是陸軍和海陸野戰部隊有這問題
艦艇和航空這些問題倒不大..
Replies(3):
>>974544
>>974551
>>974607
無名
17/12/28(四)05:17:27
ID:7Arsl8FU
No.974544
del
>>974541
海陸問題比較少,因為海陸的補充兵到海陸後,還會再上六週的訓練課程,這時候就會按照需求,挑選人進行近階的武器訓練,所以海陸的問題還好
陸軍補充兵制的還有個上兩篇沒提到的問題
傷癒回歸的老兵會再走一次補充兵系統
不論你是傘兵,無線電兵,戰車兵,都有可能被派到不知名的師上當步槍兵
所以BoB巴斯通後看到一些之前受傷的老兵千心萬苦的回到前線去,因為如果被抓回到補充兵系統,就真的和那些弟兄分離了
Replies(2):
>>974556
>>974609
無名
17/12/28(四)08:46:46
ID:09ZQBBUg
No.974551
del
>>974541
>>艦艇和航空這些問題倒不大..
對總統射魚雷的波特號表示
Replies(1):
>>974576
無名
17/12/28(四)10:35:22
ID:2XI.Qquc(1/2)
No.974556
del
>>974544
抓去補充兵=戰鬥經歷打掉重練?
E連好像不少人受傷?不過沒說有沒有全部回來?
被自己丟的槍榴彈打死的那個也是補充兵?記得E連在某個城市中要抓德軍那段有說過一些補充兵缺點?
Replies(1):
>>974577
無名
17/12/28(四)12:08:37
ID:/WAIo3sg
No.974576
del
>>974551
沒辦法威廉波特號服役時是1943,艦上也都是當年度的新兵
有些根本是內陸州來的,連海都沒見過
對總統射魚雷那次是演習誤射,跟雄三那次誤射的狀況也是
艦隊在移動中進行狀況操演,
那時後護航的驅逐艦都是把愛荷華號當假想目標,
只是威廉波特號不應該進入備射狀態的魚雷,進入備射狀態
無名
17/12/28(四)12:20:45
ID:OftJP3xo
No.974577
del
>>974556
就是說你開戰車的受傷好了回去給根鏟子叫你當工兵
精準射手受傷回去叫你般砲彈
反正不考慮你專長,哪裡有缺就塞人上去
Replies(1):
>>974583
無名
17/12/28(四)13:19:02
ID:jVBGNSNs
No.974583
del
>>974577
突然想到
德軍跟蘇軍傷亡遠比美軍慘重的多
不知道德軍跟蘇軍的補充兵系統有沒有在考慮專長還有訓練的
Replies(1):
>>974593
無名
17/12/28(四)14:58:43
ID:U5KjdWgM(1/2)
No.974593
del
>>974583
蘇聯把動員兵塞入戰鬥碉堡,出來就是三條槓的老兵了。
Replies(1):
>>974594
Rookierookie
◆JCSJSnFbR6
17/12/28(四)15:00:38
ID:vQeBsXBw
No.974594
del
>>974593
如果那碉堡叫布列斯特要塞的話,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Replies(1):
>>974603
無名
17/12/28(四)16:45:40
ID:Y7h7Wzyc
No.974603
del
>>974594
說到這個, 電影中的三號戰車噴火型不是應該再2年才會改裝嗎?
無名
17/12/28(四)17:12:36
ID:fMKSvnJo
No.974607
del
>>974541
>>艦艇和航空這些問題倒不大..
對美國來說很幸運的是,傷亡最大的陸航,在1944年後已經不需要再深入德國境被當靶子打
特別是B開頭上的機槍兵
1944年後不再需要大量補充了
無名
17/12/28(四)17:23:43
ID:1CsfgFxQ
No.974609
del
>>974544
陸戰隊的名言之一不就是"每個陸戰隊員都是合格的步槍兵"?
不管你是工兵、砲兵還是通訊兵。
海陸問題比較少是因為至少會把每個人訓練到至少熟練步槍,其次才是你的專長,所以這些人到哪裡都可以用。
國軍陸戰隊的銜接訓練也是這個概念。
Replies(2):
>>974617
>>974623
無名
17/12/28(四)18:23:06
ID:U5KjdWgM(2/2)
No.974617
del
>>974609
尤其不能惹到廚子。
Replies(2):
>>974651
>>974680
無名
17/12/28(四)19:00:25
ID:yBshE7XQ(1/2)
No.974623
del
>>974609
以前看中途島的書就有提到
上面駐守的醫護兵(Corpsman)是不配戴紅十字表章的
因為他不但會使用步槍,還會裝設炸藥
日軍空襲時連隨軍牧師都操作高射機槍還擊
一邊喊著"讚美上帝,把彈藥拿過來"
Replies(3):
>>974626
>>974631
>>974717
無名
17/12/28(四)19:06:56
ID:2XI.Qquc(2/2)
No.974626
del
>>974623
隨軍牧師有阿拉花瓜的感覺?
無名
17/12/28(四)19:54:43
ID:LqNRtoo.
No.974631
del
>>974623
中途島有這麼硬喔????????????????????
難怪南雲忠一中將的打擊部隊不但啃不下來
還噴掉四艘空母
無名
17/12/28(四)20:48:59
ID:auIL24J6
No.974638
del
美國名軍事歷史作家Ambrose在其新作『充員兵』書中記載:
我想詳細一下這本書, 網路上3點資料都沒有
Replies(1):
>>974643
無名
17/12/28(四)21:04:32
ID:M51eLQIo
No.974643
del
>>974638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352274042.A.E2B.html
這篇文章提到的書有說到相同的問題
無名
17/12/28(四)21:31:38
ID:jD9hVEUs
No.974649
del
>> 974638
我也想詳細
另外在「On Infantry 臨陣當先論步兵」也有提到美軍的補充兵制度,不過描寫沒有這麼誇張,
無名
17/12/28(四)21:33:37
ID:lyjcs9jQ
No.974651
del
>>974617
這眼鏡仔果然是問題思想份子...
無名
17/12/28(四)21:44:47
ID:yBshE7XQ(2/2)
No.974652
del
>>974645
印象中,日軍空襲時,還有日本飛機沿著跑道"倒飛"表演特技,離地不到十公尺
那個是時間點所有的美軍高射機槍就像啞了一樣,沒人開槍
直到飛機翻平飛走後機槍火網才又開始
Replies(1):
>>974889
チン・コジラ
17/12/29(五)00:27:03
ID:wVBusECs
No.974680
del
>>97461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S_0311
"Every Marine is a rifleman."
無名
17/12/29(五)14:01:30
ID:LSgj0e1c
No.974717
del
>>974623
>隨軍牧師都操作高射機槍還擊
>一邊喊著"讚美上帝,把彈藥拿過來"
不是應該大喊︰願主寬恕你的罪﹗讓我送你去上帝面前吧﹗
另外,隨軍牧師應該是使用神聖系攻擊,對不死生物有高攻擊力?
Replies(3):
>>974718
>>974719
>>974768
無名
17/12/29(五)14:16:17
ID:cLqYdWOU
No.974718
del
>>974717
因為是打異教徒
無名
17/12/29(五)14:16:18
ID:K/IQUHI6
No.974719
del
>>974717
原來是殭屍模式
我以為是故事模式呢
無名
17/12/29(五)19:17:30
ID:sSXVemvI
No.974768
del
>>974717
說不定這牧師是專程去戰場招魂的墮落牧師阿~
Replies(1):
>>974888
無名
17/12/29(五)20:03:47
ID:yEvg6GOA
No.974773
del
遠距離型的戰鬥牧師?
無名
17/12/30(六)12:15:59
ID:1cJh/Wr6
No.974888
del
>>974768
米帝的牧師一定長成這樣,不然怎麼有這麼高的戰鬥力
無名
17/12/30(六)12:33:35
ID:x/qTOX7M
No.974889
del
>>974652
然後美軍還發電報過去說感謝貴軍的表演
下次來時請記得擺機翼還是幹嘛通知一下不會開火擊落
然後那幾位飛官就被罵了,但還是繼續幹wwww
Replies(1):
>>974896
無名
17/12/30(六)12:49:14
ID:1uBJW0BQ
No.974896
del
>>974889
那是兩回事,中途島那個耍屌耍太久防砲突然回神那傢伙就被當場揍下去了
被寄邀請函的是坂井三郎還有西澤跟太田莫爾茲比港的事情
【刪除文章】[
僅刪除附加圖檔
]
刪除用密碼:
Quick Reply
[X]
[
無貼圖
] [
SAGE
]